烟台资深专业民商事律师

您的位置:首页> 法律文集> 同性婚姻在遗产继承上有哪些规定?

同性婚姻在遗产继承上有哪些规定?

2025-06-03烟台资深专业民商事律师

同性婚姻在遗产继承上有哪些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当一个人去世时,其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或遗嘱继承的方式处理。对于非婚同居者(包括但不限于同性伴侣),如果希望对方能够继承自己的遗产,则需要通过设立有效遗嘱来明确表示这一意愿。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设立了遗赠条款,受益人也可能面临来自其他法定继承人的挑战。此外,《民法典》还规定了遗赠扶养协议等特殊形式,这为特定情况下同性伴侣间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执行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公民可以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

同性配偶在医疗决策上权利是否平等?

在我国当前的法律框架下,婚姻关系仅被定义为一男一女之间的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未直接规定同性伴侣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医疗决策方面,同性伴侣作为非法定配偶,并不享有与异性配偶相同的法律地位和权利。这意味着当一方需要作出紧急或重要医疗决定时(如手术同意书签字等),另一方可能无法基于“配偶”身份直接参与决策过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五条: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

上述条款表明了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下对于合法婚姻关系的认可标准及夫妻间平等原则,但并不适用于同性伴侣之间。对于同性伴侣如何在现有法律框架内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探讨可能的替代方案,比如通过签署相关授权委托书等方式来部分解决医疗决策权问题。

在我国当前法律框架内,虽然同性婚姻未获正式认可,但通过合理利用遗嘱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同性伴侣仍有可能实现彼此间的遗产继承目的。不过,建议在实际操作前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所有安排符合法律规定并能有效执行。

©2025 烟台资深专业民商事律师 技术支持:大律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