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解除权的五种情形 法律依据
2025-05-12烟台资深专业民商事律师
张配海,烟台资深专业民商事律师,现执业于山东新势力律师事务所,为人谦和,办案认真、务实,是一名值得信赖的律师,在工作中一直坚持恪守诚信、维护正义的信念,全心全意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秉承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原则,赢得了广大委托人的信任,始终把当事人合法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
法定解除权的五种情形
我们在签订合同时,除了要按时履行,还要全部履行,有些公司就是不能全部履行,导致部分合同履行不能,破坏了双方的合作,还有些不能履行合同是因为出现不可抗力因素,那么法定解除权的五种情形以下就跟着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法定解除权的五种情形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第五百六十四条规定,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第五百六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
二、解除权的除斥期间是怎样的
除斥期间可以分为法定除斥期间和约定除斥期间。前者由法律直接规定,后者允许当事人根据法律自行约定。甚至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由一方向对方单方提出一合理期限。
三、保险人如何行使法定解除权
法定解除是指法律规定的原因出现时,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一方依法行使解除权,解除已经生效的保险合同关系。
保险人行使法定解除权的情形包括:
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并足以影响保险人的承保决定;
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谎称发生保险事故,并提出赔偿或给付保险金请求;
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未按照约定履行其对保险标的安全应尽的;
被保险人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危险增加通知义务;
在人身保险中,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且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合同成立未超过两年;
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
在人身保险中,合同效力中止起两年内双方未达成协议,等等。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如果当事人出现法定原因不能够履行合同的,可以解除合同。主要有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等情形。为您带来的关于法定解除权的五种情形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的律师。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债务已经履行;
债务相互抵销;
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债权人免除债务;
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以上是整理的关于终止合同的原因有哪些呢的内容,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的规定,我们可以了解到导致合同终止的原因分为六种情况,如果还有什么不理解或者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咨询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